发布日期:2025-02-04 17:53 点击次数:190
美军方承认对中国科研能力误判
真是少见!前几天,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请来了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大人物亚当·史密斯。他在节目中提到中国的新一代战机首飞时说:“我们最好找到一种和中国和平相处的方法。我们不需要新的冷战和军备竞赛,更别提全球冲突了。作为两个超级大国,我们需要找到和平共处的办法。”
美国议员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温和了?只能说明我们的六代机确实让他们感到震惊,好像让他们有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危机感!
据德克萨斯的一个基金会说,五角大楼开始反思美国的对外行动,觉得花掉的5.4万亿美元用来打击中东的极端势力和推动军工建设其实没啥用。他们抱怨说,这些行动没能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反而让中国的实力迅速崛起。他们还说,中国在海上力量、核武器和导弹方面让美国很头疼。
看来五角大楼这次是真的意识到了,他们对中国科研能力的判断错了。前不久,美国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还说中国六代机只是个PPT,结果被打脸了。之后,五角大楼的发言人回应说中国高端装备已经超越了美国,而且美国已经追不上了。他还说,“我们热爱和平,不搞军备竞赛”。
美国军费飙升背后的真相
美国军方居然说自己是“爱好和平”,这简直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大的笑话了吧!美国自己发动和参与的“代理人”战争数都数不过来,到现在也没停下来,哪来的脸说出这种不要脸的话?
拜登签署的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把美国军费提高到了大约8950亿美元,这明显是要用军事手段维持其霸权地位。美军把全球60%的海上力量都部署到了印太地区,还在日本和韩国等地加强军事基地的导弹部署。美国的萨德导弹系统也在加速在东亚地区的部署。
现在美国又喊出“要和平不要军备竞赛”的口号,这是真的怕了吗,还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迷惑我们?我认为这两种可能性都有,这反映出美国实在赶不上中国军备发展的速度,感到很无奈。
中美一旦真打起来,就是持久的消耗战。美国恐怕会越来越吃力,而中国的全产业链制造优势是美国比不了的。中国立足于本土防御,后勤保障也不是问题。
中美军事实力对比分析
中美作为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而且都是核大国,所以两国之间的战争充满不确定性。不过,“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更何况中美之间发生意外冲突的可能性也在增加,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那么我们能不能再次击败美军呢?
从中美两军的整体实力对比、各自的势力范围以及潜在的高风险区域这三个关键点来看,首先要弄清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美全面对抗,也就是两国全力以赴地对抗;二是中国在特定区域对抗美国,比如中国整体军力对抗美国仅在亚太地区部署的军力。
如果从整体来看,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很明显,美军的强大不容置疑,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但如果是在特定区域,比如中国的周边,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的兵力,这将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解放军海上力量优势与美军基地群分布
2016年,中美在南海对峙时,解放军把北海、东海和南海三大舰队的100多艘主力舰艇都调过来了。但是美军在亚太地区能拿出手的也就一个双航母战斗群,加上其他几艘舰艇,数量上跟我们差远了。光是一个双航母战斗群就有150多架各型舰载机,而中国在南部战区和东部战区集中起来的各种作战飞机数量,简直是美军的好几倍。
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兵力分布主要有阿拉斯加基地群、东北亚基地群、西南太平洋基地群、澳大利亚基地群和夏威夷基地群。这些地方集合了美军一半以上的实力,但真要跟中国打起来,美军能用的也就是东北亚基地群、澳大利亚基地群和西南太平洋基地群这仨。
最关键的是,离得最近、战斗力最强的东北亚基地群完全在中国火箭军的东风快递(就是我们的导弹)射程之内。西南太平洋基地群的核心关岛和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基地也都在我们的火力覆盖范围内。特别是中国的航母杀手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打击范围,大大限制了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为了避开可能的打击,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只能尽量远离这个打击范围。
海空优势的地域性特点
所以呢,战区离中国越近,中国的海空优势就越明显,打赢的可能性也越大。这是一般情况下的分析。为了更贴近实际情况,我们再从小处看看双方的具体差距。
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军的战斗力是怎么构成的。毫无疑问,美军的核心战斗力就是航母战斗群。从综合打击效果来看,航母战斗群是一个集海空一体的攻击集群,它的防空范围非常广,在远海地区可以建立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它对海的打击力度很大,频率也很高,通过舰载机和各种导弹,可以对敌方海上目标进行多次高强度的攻击;此外,它对陆地的打击能力也非常强,可以在远离海岸的地方对内陆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相比之下,传统的驱逐舰和护卫舰编队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弱了。在对空防御、对海打击以及对陆攻击等方面,航母战斗群的能力远远超过传统驱逐舰和护卫舰编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再来说说反航母作战能力。要打击航母,主要手段包括飞机、导弹和潜艇。如果导弹的射程固定,那么用飞机打击航母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对方的防御系统,实现有效突防。美军装备的E-2C舰载预警机具有很强的探测能力,可以在距离航母五六百公里的地方,及时发现来袭的飞机。
突破航母防御拦截区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巧妙地突破美军舰载机建立的空中拦截线,顺利进入导弹发射区,就成了攻击航母时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潜艇攻击航母也面临着类似的突破困境,如果要有效攻击航母,潜艇必须设法靠近到航母战斗群的防御内层。
虽然在军事演习中,潜艇成功突破防御并攻击航母的情况确实发生过,但在真正的实战中,还没有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至于用导弹攻击航母,导弹的射程和突破敌方反导系统的突防能力,将是作战的关键点。
美军第一波海空打击防御策略
另外,考虑到美军在过去的军事行动中经常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所以我们必须特别关注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有效防御美军的第一波海空联合打击。这直接影响到我们首轮打击后的生存能力。如果能成功抵挡住美军的第一波打击,那么后续作战中我们有可能像科索沃战争那样逐步扭转局势,掌握主动权;反之,如果我们无法承受美军的首轮攻击,那所有的战略设想和作战计划都可能变成空话。
所以,在现有的海战体系中,如果没有对航母构成致命威胁的能力,航母凭借其强大的综合战斗力,依然是海上无可争议的霸主。
其次,我们还要深入研究反舰弹道导弹的效果。这种导弹在现代海战中有两个主要作用:首先,迫使航母远离我们的海岸线,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其次,直接攻击航母,试图将其击沉。
反航母系统的打击范围
这个安全距离界限其实有内外两层意思。从内层来说,反舰弹道导弹可以和其他海空力量一起合作,集中火力一举摧毁航母,彻底消除航母带来的威胁。从外层来说,因为导弹有射程限制,一旦超出射程,就打不到航母了。这时,美军凭借他们在海上传统的优势,在远海就能占据上风。
美军内部有个共识,就是要把航母保持在中国海岸线2000公里以外的距离。这可不是随便说的。现在中国有东风-21D和东风-26两种反航母武器,这两种导弹的射程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反航母系统。不过要注意的是,东风-26的实际射程比它的最大射程要短很多,这其实是所有核常兼备导弹的特点,它们的最大射程通常指的是核导弹的射程。
考虑到实际作战中的部署原则,导弹的射程在实战中可能会有所减少。综合各种因素,东风-21D和东风-26组成的打击范围大概在2500公里左右。
美军远程打击能力分析
当然,如果美军把航母部署在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射程之外,美军的舰载机通过空中加油还能保持较强的远程打击能力。现在美军在南海频繁出动加油机,就是在练习这种远程打击的能力。相比之下,中国的陆基战机如果要飞到2000公里以外,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会受限,而且中国的加油机数量也不多,这个短板就更明显了。
反舰弹道导弹确实让美军航母的对陆打击能力大打折扣,但在广袤的海洋战场上,随着作战距离拉长,情况就不同了。美军依靠其海空立体饱和攻击的优势,依然能在远海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类似的看法:战场的位置对双方的优势影响很大。离中国海岸线越远,美军在海空作战中的优势就越明显;距离越大,美国的海空优势就越强,而中国的作战支援优势就会相应减弱。
美军水面舰艇优势分析
再来,我们看看水面作战舰艇方面双方的优劣势。先说美军吧,美国海军主要依靠航母战斗群来组建其海上作战力量,其海空立体打击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顶尖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美军的水面舰艇主要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这些舰艇普遍配备了先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宙斯盾”系统非常厉害,能同时探测、追踪和处理多个方向和类型的威胁目标。
而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应用,让美军舰艇能够迅速、高效地发射各种导弹,大大增强了其防御和打击能力。特别是在战斗中,美军舰艇通常会装载大量防空和反导导弹,以应对敌方的空中攻击。此外,美军舰艇还能携带战斧巡航导弹,从远处精准打击敌方陆地目标,这也是美军在水面作战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中国海军的强项与优势
来看中国的海军,虽然在舰艇的整体吨位上,跟美国海军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中国海军也有自己的“宙斯盾”系统——那就是中华神盾系统,而且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已经在各种舰艇上普及了。这就让中国的海军舰队有了很强的防空能力,能在舰艇周围形成一个半径大约200公里的区域防空圈。
跟美国海军不一样的地方是,中国海军有一个独特的强项,那就是强大的反舰作战能力。像鹰击-12、鹰击-18和鹰击-62这样的重型反舰导弹,大大增强了中国海军的反舰作战效果。这些导弹射程超过300公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破坏力大,一旦打中对方七八千吨的大船,就能让它失去战斗力,威力不可小觑。
另外,中国海军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得到空军和火箭军的强力支援。空军的轰炸机有很强的反舰能力,能和海军舰艇一起行动,对敌人进行联合攻击。而火箭军的反舰弹道导弹,则为海军提供了远程、精准且极具威慑力的打击手段。
水下较量:美军反潜网络高效监控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在水面作战舰艇方面各有千秋。中国海军最大的优势在于能从其他军种得到强力支援,并且拥有强大的反舰作战能力。只要战事发生在这些优势能够充分发挥的范围内,中国海军在海战中就能占据明显的优势。
最后,我们来看看一个非常重要但常被忽略的领域——水下较量。美国的核潜艇经常在亚太地区出没,他们的测量船也频频出现在中国周边海域。这些测量船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全面的水文资料,为美军后续的作战行动提供详细数据支持。
与此同时,美军还用各种手段严密监视中国的潜艇。虽然中国潜艇曾在过去的军事行动中成功突破过美国航母战斗群的防御,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小看美军的反潜能力。实际上,美军和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区建立了一个立体反潜网络,整合了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多种反潜力量,作战效率相当高。
中国反潜能力的提升与挑战
看看中国,在反潜这个领域以前一直有点短板。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大型反潜巡逻机的陆续投入使用,这种情况才慢慢有所改善。在这之前,中国主要依赖近海的反潜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水域,而在远海的反潜能力就比较弱了。反潜作战的核心就是要“有效防御敌方潜艇的攻击”。
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逐渐建立了一套包括空中反潜巡逻机、近海轻型反潜舰艇和水面舰艇在内的近海反潜网络。据说,去年美军在这个地区至少部署了7艘核潜艇。这些数据说明两件事:一是中国对美军核潜艇在这个地区的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二是这些数据可能有不确定性,也说明中国在反潜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所以,反潜作战在未来中美军事对抗中会变得非常重要。它的结果可能会对整个战局产生重大影响。从大的角度来看,美国在反潜方面的整体实力还是很强的;但具体到每个细节,这个领域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和变数,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观察来验证。
家门口的战争优势
综合来看,虽然中美两国在军事上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基本结论:如果在中国家门口打仗,离中国越近的地方,中国的胜算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就算美国把所有的11个航母战斗群都派到中国附近,也对中国构不成太大威胁的原因。
解放军的无畏精神
不过嘛,随着战斗范围越来越大,中国依赖的地理优势也会慢慢变弱。这说明中国在军事建设和发展的路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得继续努力前进。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那种无所畏惧、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这种精神可是中国军队的独特之处,美国军队可比不了。
七十多年前的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在武器极其匮乏的情况下,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装备齐全,从枪炮到各种先进武器应有尽有。面对远道而来、疲惫不堪的敌人,怎么可能会害怕呢?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一直是中国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最坚实的后盾和强大的动力。